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2022-08-14由 70末辣媽的讀讀寫寫 發表于 農業

睡過頭了怎麼給領導

最近幾天,公司裡一個剛入職的年輕人患了重度焦慮症,請了一個月的病假。

問起原因,竟然是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們部門承接了一個大專案,需要所有人隨時加班待命,小姑娘一聽說這麼大專案,覺得自己是個新人,能力不足,怕做不好這項工作,怕挨領導罵、怕客戶不滿意,因此天天失眠。

小姑娘的這種狀態,可以稱之為焦慮,也可以稱為內耗。

出現這種狀態的原因,其實就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才患得患失。

那麼,在職場中,我們怎樣才能不焦慮、不內耗呢?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

——讓你少走彎路的

60

個智慧錦囊》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把工作做做好就是對生活對最好的療愈。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這本書的作者是洞見公眾號的創始人洞見君。他從認知、自律、修養、人際、情緒五個角度,幫我們突破認知障礙,疏解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從而好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關於我們每個人都會在職場中遇到小情緒,小糾結,洞見君在書提出: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在把自己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百忙解千愁。

一、

玻璃心是職場中的垃圾

什麼是玻璃心,簡單說就是一碰就碎,在工作中經不起一點磕碰,受不得一點委屈。

朋友的一個遠房親戚,學歷不高,也沒啥能力,家裡好不容易託人給她在一家公司,找了個內勤的工作,可剛去了一週,就辭職不幹了。

她說上班的時候,科長總讓她幹一些送檔案、取快遞的雜活,還有個同事對她翻白眼,她氣不過,決定炒了老闆的魷魚。

可她也不想想,家裡沒礦,父母老了,孩子正在上學,一句

“我還不伺候他們了”,直接將養家的重擔又一次壓在了老公的身上。

由此可見,玻璃心、抱怨等這些負面情緒,除了讓生活變得更難之外,沒有一點積極的意義。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同,

我們自己覺得在工作中受到的傷害,對別人來說也就是八卦裡的談資。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樣的:一隻猴子受傷後感到很傷心,路人看見之後,都過來安慰他。小猴子見有人來關心他,便一次次把傷口扒開讓路人看,這些人又不是醫生,根本不會療傷,只是象徵性地安慰它幾句,便離開了,最終小猴子因為傷口感染而死掉了。

洞見君說:

“抱怨是最沒用的情緒。”

確實,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遭心事,都不會因為你的玻璃心而憑空消失。

既然抱怨沒用,玻璃心易碎,為什麼還會有人經常祥林嫂一樣喋喋不休呢?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二、

能力不足、自信心不夠的人更容易抱怨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工作中,天天牢騷滿腥、抱怨連天的人,大部分都沒有在重要的崗位上挑大樑。

因此,他們才有機會抱怨領導不給機會,抱怨客戶刁難,總之,在他們的眼裡,所有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

在《洞見不一樣的自己》這本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部門負責人和小員工接到了公司臨時派下來的緊急任務,兩人好不容易加班加點幹完了,又碰上了客戶削減預算、提品質等無理的要求。

小員工氣得破口大罵,而他的領導卻早已在一旁重新計算專案成本,觀看樣片是不是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面對同一件事,小員工和部門領導卻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狀態,究其原因,不外乎不員工工作經驗不足,自認為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客戶的苛刻要求,因此,才會爆粗口。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沒有精力去抱怨的。

羅振宇在接受記者訪談時,也曾談到負面情緒、抱怨等問題。當時,羅振宇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現在的人生裡沒有所謂的情緒,只有發生了什麼問題,以及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這樣看來,我們耳熟能詳的成功人士,似乎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

從我們走出校門那一刻起,都曾想過要在職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完成自己年少時的理想,可面對職場溝溝坎坎,我們怎樣才能邁過去,而不被情緒所挾裹呢?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三、

學會控制情緒,擁有鈍感力,在工作修煉自己。

渡邊淳一在《鈍感力》這本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醫院裡,有一個醫術很牛的教授級醫生,可很多實習生都不喜歡跟他,因為他特別事兒。

不但喜歡指使實行生幹染活,有時還會爆粗口,搞得這些剛出校門的實行生緊張兮兮,生怕哪兒出一點小毛,惹毛了這個技術大牛。

可實習生

S

卻沒有這樣的顧慮,捱罵就聽著,讓幹雜活就幹,不管教授怎麼刁難他,他都像小學生一樣虛心接受,下了班之後,照樣和同事一起聚會,一起玩耍,根本看不出他在工作中受了多大委屈,還成了同一批實習醫生中,技術進步最快的那一位。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真心英雄》裡唱道: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而洞見君說:

“一個人越是成功,要嚥下去的委屈就越多。”

每當我們在職場中遇到波折的時候,經常會想

“太倦了,乾脆躺平,或者擺爛吧。”可你我皆是芸芸眾生的一員,沒幾個人有躺平或擺爛的資本。

不用說年少時的遠大理想,就是每月的必要支出,也會逼得你不得不起來站起來,接著走下去。

與其天天唉聲嘆氣,不如讓自己忙起來,百忙解千愁。

在《洞見不一樣的自己》這本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生活中從來不缺計劃,缺的是說幹就幹的行動力。”

芳姐一名機關幹部。上班的時候,別人工作之餘要麼聚會打牌,要麼家長裡短,可她不一樣,她憑著上學時學過的美術功底,把縣裡的老街小巷都畫在紙了,並出版成冊,並

+

被收藏在縣裡的博物館裡。

現在芳姐退休了,但依然沒有閒下來,學書法、攝影、國畫、走旗袍秀,每天都過得既充實,又詩意。

芳姐說:

“我太忙了,忙得忘了更年期,忙得忘了焦慮。”

除了說幹就幹的行動力,洞見君還提醒我們:

“不要情緒帶到工作中,是成年人該有的自覺。”

因為,真正的成熟的人,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情緒穩,則福氣深。

拒絕玻璃心,保持鈍感力,百忙解千愁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從上學時期就懂得在工作、學習中,把情緒調成靜音。即使在公司經營出現困難的時候,身邊的人也很難見到他有情緒不穩的時候,因此,才成就了今天的《今日頭條》。

不被別人的情緒左右,不被工作中的絆腳石帶偏,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價值的人和事中去,在工作中療愈自己,這才是人間清醒。

四、寫在最後

弱者被情緒控制,強者控制情緒,當我們在職場中

“缺心眼”,多點“鈍感”,就會減少很多無謂的煩惱,在平淡的日子中,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