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2022-07-30由 虎嗅APP 發表于 農業

融媒體和媒體融合一樣嗎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葉橙子,原文標題:《考編被玩成這個梗,只剩苦笑》,題圖來自:《一年又一年》

從7月中旬開始,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始了地方的教師編考試。

前兩天刷到一個影片拍江西南昌的教師編考場外,陪考的大多是年輕小夥,網友們猜測這是在等女朋友考試結束。

影片的最高贊評論,是“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底下很多人附和,都說自己就是“被斬”的那個,物件考研、考公或考編成功後把自己給踹了。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也有人說自己就是那個“執劍人”,理由多是前途與愛情兩難全。

與之相對應的是短影片上火起來的一句雞湯臺詞——

“前途比愛情更重要,愛情比前途更難得,但你最後會發現,對的人會站在你的前途裡。”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前途比愛情更重要,這句話看起來挺理性的,也是近幾年來公認的輿論趨勢。

甚至幾天前我自己就剛用差不多的話,去搪塞了催找物件、催婚的爸媽。

說的時候很理直氣壯,覺得自己真是專注事業的職業女性,未來都在我的奮鬥之中。

但事後卻有些心虛,忍不住地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年輕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定前途與愛情不可兼得的呢?

1。 放棄的成本越來越低

開句玩笑,“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其實不是什麼新概念。

這句話的邏輯換成民間更粗俗極端的說法,是“升官發財死老婆”。

歷史上最有名的踐行者,是被包拯斬了的陳世美。

《夢華錄》裡依舊演這樣的橋段,歐陽旭考中探花後被榜下捉婿、拋棄幫扶自己的定婚妻。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與“上岸第一劍”不同的是,陳世美、歐陽旭不論怎麼看都是可惡的。

他們為了攀附權貴、追求潑天富貴,不僅是拋棄髮妻,還直接或間接地打壓原配,讓對方流離失所、苟延性命。

為了貪慾罔顧人情,於是人人罵一句“忘恩負義”。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但回頭看看現實生活裡的“上岸第一劍”,他們貪嗎?

一年乃至幾年的埋頭備考,換來的是一個將將安身的普通崗位,實現不了什麼階級躍遷,得不到大富貴。

如果是進入級別高一些、重要部門的崗位,或許還能接觸到手握權力的誘惑與負擔。

但在擴招潮下,大多數人更多考慮的是“先進體制再說”。

最大的好處是“穩定”。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別誤會,我並不想為“上岸第一劍”中那些提出分手的人辯白什麼,也並不認為“先斬意中人”的行為值得推廣。

我只是有點感慨,現在人們拋棄愛情的門檻好像越來越低。

在各個平臺上瀏覽資料時,我看過了形形色色的故事。

有女生考研期間閉關讀書,心一狠決定就此分開,全力考研;

有人哭訴男友上岸後認為“雙職工家庭更好”,分手後與系統內的女同事相親結婚;

也有人是在一方上岸後,彼此覺得生活越來越遠,也都認為工作圈子更重要,自然分手;

……

每個故事裡,具體分手原因各有各的不同。

唯一共通的是,所有人都在追逐更好生活的路上,為了獲得其他自認為更重要的事物,而中止了感情。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而那個“自認為更重要”的事物,民間俗語裡諷刺的條件是“升官發財”。

陳世美們一朝麻雀變鳳凰,巨大的權錢誘惑讓他們認為可以用愛情去換。

但到了現在,是獲得了一個編制崗位。

僅僅從物質條件上對比,拋棄愛情的交易價格可謂是滑坡嚴重。

是愛情貶值了嗎?

我看未必,這年頭誰不把“渴望甜甜戀愛”掛在嘴邊,戀愛博主們大行其道,所有人都知道愛情難得、意中人難得。

它更像是生活在貶值。

《紅樓夢》中有個小橋段,是賈赦看上了石呆子珍藏的扇子,讓兒子去買,兒子跑去重金求購,可石呆子就是不賣。

賈雨村聽說後,想辦法讓石呆子橫遭不幸,家人下獄、家產被抄、生活淪落,此時的扇子頓時不值錢了,可以拱手讓出、換取安寧。

“上岸第一劍”中的愛情,便是此時的扇子,看似理所應當地被捨棄。

2。 “拒絕被拖累”

網上的“上岸第一劍”現象可以按時間段分成兩類,一種是上岸前,一種是上岸後。

上岸前的分手往往源於艱難的備考期,要麼是備考人無暇分心,要麼是物件覺得這段時光太過無趣、提出分手。

《請回答1988》裡的寶拉,在家裡欠債還清、有餘力供她參加司法考試後,選擇了與戀人分手。

理由是她認為自己無法同時做好兩件事,要考試就必須捨棄愛情。

並且從家中搬去了房間只有三四平方的考試院,避開所有干擾、專心投入司法考試的準備。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寶拉輸不起,她的家人們住在狹小的半地下室,冬日取暖時要數著不多的煤球精打細算,所以她想抹去備考期的所有風險因素。

或許繼續這段戀情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但寶拉不敢賭。

放在現實中,很多人的家境或許不像寶拉那般拮据,但大家同樣不敢賭。

年齡壓力、競爭壓力、外界的鉅變……

這些詞看著輕飄飄的,可真壓下來時,隨便哪一個,都可以一腳踩彎年輕人的脊椎骨。

誰還敢浪?只有熒幕裡的明星還在乘風破浪。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上岸後的分手故事,還要比上岸前更物質、更現實。

絕大多數,都是考上研究生或考入編制的人,甩掉了沒有考上的另一半。

如今有的培訓機構,會直接以此為噱頭,激勵學員們發奮努力。

“情侶倆一起考試,那個沒考上的一定會被甩。”

似乎考上的人就將擁有凌駕於另一方之上的優越感,擁有了決定戀情延續與否的權力。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王棋然

之前網上有則讓人發笑的帖子,是一個男生考上公務員後氣勢洶洶地指責女友“雙方沒有共同話題”。

結果大家仔細一看他需要的“共同話題”,是隨時隨地背誦考公知識點。

不知道這些知識點,就算“與社會脫節”,言語間同樣透露出自己瞭解這些的優越感。

我原本只覺得帖子內容挺好笑、挺幼稚的,彷彿一個小孩在說:

“你知道所有奧特曼的名字嗎?不知道?你好菜啊。”

後來仔細想想才明白,是我幼稚了。

對奧特曼體系瞭如指掌的優越感,只在一小部分人當中成立,不認識奧特曼的“缺點”不會影響普通人的生活。

但這則帖子中的優越感,背後可是有實打實的物質利益。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社交平臺上至今流行著一種“男女對比表格”,是網友在表格裡詳細列出自己與伴侶的條件。

從家鄉、身高、學歷、愛好,到父母收入、家庭資產、未來打算一應俱全,讓網友們去評判“兩個人配不配”。

每一項都被仔細鑽營,分析背後對應的福利多少、是否彼此匹配。

許多帖子下討論氛圍熱烈,認為門當戶對的對比天經地義且十分必須。

它背後的原由,和選擇上岸分手的人其實很像:

在害怕另一半“配不上”自己,拉低了自己尤為珍惜的穩定生活。

是否上岸成了腦海中的分水嶺,彷彿兩側的人彼此之間已經產生了雲泥之別。

3。 逐漸承受不起愛情的風險

早年間,雙編制還不是社會上最羨慕的婚姻組合方式。

因為編制內工資有限,很難跟上當時沸騰著上升的經濟變化。

我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父母交談之間透露出對一位跳出體制、經商致富的朋友的羨慕。

羨慕她膽子大,敢往外闖、敢下海做生意。

那位阿姨闖蕩歸來,在灰撲撲的小鎮上建了一座淺黃色外牆的小樓,家裡裝上了世紀初少見的中央空調。

只是闖蕩歸來也離了婚,她與丈夫各有了新心思,不再想困在一成不變、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中。

而她原本的編制內朋友們,大多數依舊是一家人擠在單位分的單間小宿舍內。

對我的父輩們來說,當年能被分配成為一個小鎮老師,相比於童年在農村裡看天吃飯的生活已經好上太多。

他們沒有向外的衝動與勇氣,能安穩地守著對方、守著小家就夠了。

當時,前途代表衝動,而愛情才代表穩定、代表家庭。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老劇《一年又一年》裡曾見證這一時期裡把愛情視為保守的歷史。

裡頭的陳煥與林平平,青梅竹馬。

陳煥考上師範大學成為高校老師,林平平考上北京大學後入職了出版社,結婚後在小宿舍裡睡著上下鋪,過著平淡但缺乏變化的生活。

林平平的性格要強而求變,慢慢的,她覺得自己彷彿被生活束縛住了,喘不過氣。

深思熟慮後,她決定放棄鐵飯碗工作,出國留學。

這個決定,基本也就等於放棄了她與陳煥穩定而細水長流的愛情。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他們倆依偎著,在大雪裡走了一圈又一圈。

又在機場送別時,緊緊凝視著對方的眼睛、最後又相擁在一塊。

此時這對小夫妻還幻想著愛情可以延續,但最後沒抵過相隔比彼岸與當年有限的交通與交流工具。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陳煥選擇支援平平,是因為他明白平平選擇的是一條更先鋒的路。

在那時,平平並不是個例。

家裡的長輩支援這次出國,認為“出去闖蕩闖蕩總比窩在家裡強”。

陳煥的妹妹小歐,也在畢業後從國企辭職,選擇成為百貨大樓裡的員工。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那時社會整體信奉的,是“樹挪死人挪活”。

需要時間去維繫、需要平淡去支撐的愛情與家庭,雖然同樣被視為前途的一塊絆腳石,但它絆腳的原因是“太穩定、不靈活”。

時過境遷,如今愛情成為前途絆腳石的原因反倒成了“不穩定”。

存在著影響上岸、影響組建究極穩妥雙職工家庭的風險。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絕大多數愛情往往不只是一種情感,而是對應的一種生活方式。

從古至今,愛情的風險就擺在那,誰也沒法保證談戀愛不分手、結婚後不會兩相厭。

如果說愛情的風險是5級,活在風雲激盪的世紀初的人們,或許會認為追求變革的風險是10級。

大家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有承受10級風險的能力,於是放手一搏。

5級風險的愛情自然也能接受,沒有誰會認為掙前途必須要斬意中人。

於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婚戀網站在那時誕生,年輕人們想要跳出生活圈,去認識天南海北的人。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到了如今,“婚戀網站第一股”世紀佳緣早已多次更名、淡出人們的視線。

愛情的第一通用評價標準是“門當戶對”,不再是心意相通。

被天災錘過、被行業錘過、被老闆錘過……被生活中的一切不安穩因素重錘之後,年輕人對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評級,自然降到了最低的1級。

於是愛情在此時,反倒成了不靠譜的高風險行為。

不再談什麼“樹挪死人挪活”,只希望自己能原地紮根、一輩子都不要再挪動,不要再被風波吹動。

就像那則被傳播甚廣的熱帖,網友炫耀著體制內男友,描述著“後備箱裡有單位發的米麵油”多讓人安心。

如果人們已經到了看到家裡有充足的米麵油,就能鬆一口氣的階段。

那確實,風花雪月、彼此相守的愛情就會變得不再必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葉橙子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絡tougao@huxiu。com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