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打通“腸梗阻”變身“水暢流”——新幹窯裡灌區建設走筆

2022-07-29由 中部城市群 發表于 農業

灌區乾渠上的農用橋歸誰管

【來源:吉安市水利局_縣市區】

打通“腸梗阻”變身“水暢流”——新幹窯裡灌區建設走筆

窯裡水庫路陂支渠

打通“腸梗阻”變身“水暢流”——新幹窯裡灌區建設走筆

窯裡水庫南乾渠

分佈於新幹縣窯裡灌區的北乾渠、南乾渠、路陂支渠,至今已運行了五十多年。因執行年久,渠道及其渠系建築物老化損毀嚴重,輸水功能萎縮,輸水效率低下,被灌區群眾形象地喻為

“腸梗阻”。

為徹底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2021年10月底,新幹縣爭取國家投資5900多萬元,啟動了窯裡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二期工程建設。到目前,北乾渠、路陂支渠全段和南乾渠部分渠段完成改造建設任務,全長約26公里的干支渠道面貌煥然一新。

當下正值主汛期,前期降水頻密,窯裡水庫水位逼近汛限水位,為確保在下一輪強降雨到來之時有足夠的庫容蓄納山洪,窯裡水庫開閘放水,加緊騰庫迎洪。下洩的庫水過總乾渠流向下游新修的干支渠,急流而下,一幅

“水暢流”的動感畫卷赫然在目。

渠水流經村莊處,可見新建的跨渠交通橋、下渠親水平臺。

“這都是應灌區群眾的要求而建的。方案設計時我們注重徵求灌區群眾的意見建議,在不違反設計要求的前提下,更多從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角度去最佳化方案。”縣水庫建設養護中心主任楊海生介紹說。

緊鄰城上鄉早市村北側的北乾渠路陂支渠,原來長滿渠坡的杉樹全部被清除,修整一新的渠坡披上了一層草皮鋪蓋的綠衣,渠頂碎石鋪築成路,渠道過水斷面則是由混凝土砌築的擋土牆和底板構成,一應工程元素極是協調地融進了早市村全景之中。

筆者獲悉,渠坡上的杉樹都是村民自己主動砍掉的,村民們表示修渠最要緊。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監督的,不僅有業主、監理單位,還有灌區受益群眾推薦的農民義務質量監督員參與。

“工程進展順利,這與灌區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援、配合,參與工程建設密不可分,大家都把灌區改造的事看成是自家的事。”縣水庫建設養護中心主任楊海生表示。

據悉,

窯裡灌區是新幹縣灌溉規模最大的重點中型灌區,窯裡水庫為主供水源,總庫容

3830萬立方米,25座小型水庫和27座引水陂作為補充水源,承擔著城上鄉、七琴鎮、潭丘鄉7。32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

工程計劃

2023年8月底完工,

灌區資訊化能力建設也在

穩步

推進

透過增設供用水計量設施、水雨情監測設施,將監測資料納入全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資訊管理平臺,

推進灌區管理由傳統模式向資訊化數字化模式轉型升級。

工程全面完工後

輸水效率、防洪能力

將大幅提升

成為保灌溉供水、保防洪安全,助力糧食生產、服務

“三農”發展和助推鄉村振興的水利重器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