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這些蓮城絕活,你見過嗎?

2022-07-14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農業

油桶怎麼讀第三聲

- 全文4701字

閱讀約12

分鐘 -

編者按

自古以來,勤勞智慧的湘潭人民創造了絢爛多姿的文化,練就了令人讚歎的絕活。火龍燈在星空下舞出火樹銀花,精緻的米雕技藝讓人驚歎不已,湘潭炭精粉畫裡包羅永珍,不同地域的山歌傳遞著淳樸的鄉情……這些燦爛的民間文化藝術,鮮活地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構成了湘潭記憶中的一抹抹亮色。

光陰無聲地訴說著各色故事,這些民間文化藝術不懼時間的流逝,始終散發著迷人的光彩並代代傳承著。即日起,湘潭日報推出《蓮城絕活》系列報道,聚焦傳統舞蹈、音樂、美術、戲劇、技藝、體育等不同領域的湘潭絕技絕活,一起去感受那份鄉愁,感知腳下這片土地的力量。

打油鼓舞:

鼓舞湘江 走向大眾

“咚咚咚……”循著陣陣鼓聲望去,我們見到了一個點綴有豹頭的鼓,舞者掄起兩根鼓槌,一邊起舞一邊擊鼓。

他時而躍過鼓面,時而左右遊走,時而在手部動作上演出許多花樣,隨著舞蹈動作的不斷變換,鼓槌與鼓面碰撞出不同聲響,那舞姿和眼神裡彷彿訴說著無盡的故事。第二段舞蹈更為激烈,緊湊的鼓聲、起伏的節奏、粗獷的動作,給人以威武猛烈之感,讓人的情感和思緒跟著飛揚起來。

這是僅在湘潭一代流傳的一種舞蹈——打油鼓舞,也是湘潭新晉的一項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蓮城絕活,你見過嗎?

錢繼明表演打油鼓舞。( 羅韜 攝)

特 色

12月9日上午,在福星中路湘潭千年油鼓(舞)展覽館,打油鼓舞第十代傳承人錢繼明正在為一群客人介紹打油鼓舞的故事。說著,他情不自禁表演起來,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打油鼓舞是中國少見的單面鼓舞表演形式,很有特色。”錢繼明自豪地說。

油鼓是倒扣起來的,用木製成鬥形、上小下大的圓桶,只有上端一面蒙上了鼓皮,下端用方木製成Ⅱ形底架,鼓身與鼓面分別刻畫有龍、豹等圖案,它並沒有嚴格的尺寸、規格,只要便於打擊即可。在我們的印象中,打鼓表演中最重要的是鼓聲帶來的震撼,湘潭打油鼓舞則以舞蹈帶動鼓點,但舞蹈始終以鼓為核心,鼓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正因為打油鼓舞的獨特魅力,它被收錄到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一度彌補了湘潭民俗舞蹈在中國舞蹈史上的空白。

當我們追溯湘潭歷史時會發現,“打油鼓”經常出現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錢繼明介紹,明萬曆年間,湘潭修建高峰樓時,就邀請了湘潭縣城巫師黃明德率眾人打著油鼓驅魔降妖,以保世代平安。在明清時期的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城隍廟迎神賽會時,原湘潭縣政府附近也有打油鼓表演。近300年來,在嶽塘區東坪鎮、下攝司、竹埠港,高新區馬家河,雨湖區窯灣、宋家橋、唐興橋等地,人們會在端午節賽龍舟時以打油鼓舞吶喊助威。

淵 源

錢繼明的精彩表演,讓觀眾們大飽眼福。可大家好奇的是,為什麼稱之為“油鼓”?“打油鼓舞是湘潭地區獨有的一種祭祀舞蹈。”錢繼明的一番話,將大家帶到了另一個故事中。

湘潭地處湘水之濱,古屬楚地,巫風盛行,民間常有巫師以舞降神為民祈福,以及用燒“油火”的方法驅除所謂精靈鬼怪的現象。錢繼明從湘潭縣誌和“打油鼓”相關歷史記載中瞭解到,湘潭打油鼓源於古代巫風,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時代或更久遠,那時,巫師們將燃燒了49天的油桶翻過來,擺放在空曠的祭臺上作法祈福。而民間對於“油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鼓身似古代盛油容器而得名,另一說是因舞蹈時須燒“油火”而得名。

錢繼明認為,湘潭打油鼓源於古代巫風,更重要的是源於其舞姿舞具和裝飾特點。打油鼓舞表演中有著豐富的舞蹈動作,彷彿是一名巫師在“梳頭”“洗臉”“照鏡”“理鬢”“貼花”“點珠”“開弓”等,這些也彰顯著其與古代巫風的“血緣”關係。

在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中,湘潭打油鼓舞產生了3個不同派別。錢繼明表演的第一段舞蹈被稱之為“巡案派”,也就是以湘潭城隍廟祭祀、老君廟會、祭孔等“文”場居多。被稱之為“巫派”的打油鼓舞需由四人完成,其中兩人抬鼓,一人擊鼓舞蹈,另有一人在前方扮演作法的巫師。

錢繼明表演更為激烈的第二段舞蹈被稱之為“龍舟派”。相傳在很久以前,湘潭街上挑油的挑夫練就了一身好身膀,他們在一次端午節龍舟競賽中獲勝,便將油桶倒過來敲打底部,並隨著鼓點跳起奔放粗獷的舞蹈,威武無比。來年,他們將一些音色好的油桶用水牛皮蒙起來做鼓,每到端午節就打著油鼓鼓舞士氣。

傳 承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湘潭打油鼓舞沉寂了。

錢繼明介紹,湘潭油鼓舞應該是在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晚清民國時期的動亂對這項民間藝術的傳承產生了衝擊,新中國成立至上世紀90年代,湘潭油鼓舞幾乎難覓蹤跡。10多年前,自幼愛好文藝的錢繼明接觸到打油鼓舞之後,被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他輾轉尋找並拜傳承人為師,為挖掘、整理湘潭油鼓舞相關資料做了大量工作。

如今,湘潭打油鼓舞又以“常客”的姿態出現在眾人視野中。錢繼明先後在福星路、錦源廣場附近辦起了油鼓(舞)展示中心,市民朋友可以近距離了解湘潭打油鼓舞。

錢繼明是湘潭市廣場舞協會負責人,近年來他依託協會優勢,大力推廣湘潭打油鼓舞。在窯灣歷史文化街區、嶽塘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地,錢繼明以公益課堂的方式教廣大市民學打油鼓舞,他還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讓其更有利於全民健身。

打油鼓舞還走進了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金庭學校等10餘所學校。湖南科技大學開發了一款App,打油鼓舞就是其中的一項精品課程,吸引了一大批學生關注。

2020年8月8日,加拿大國際青少年舞蹈大賽非洲原生態鼓舞與湘潭打油鼓舞開展了精彩的網路直播對壘,兩者的夢幻聯動,昭示著湘潭打油鼓舞正在走向世界。

湘潭火龍舞:

一簇星火中的龍舞傳承

“每年正月十五和六月初六的夜晚,竹埠村鑼鼓喧天,一條‘火龍’穿梭遊弋在鄉間小徑和田間地頭,時而上下翻騰,時而回首擺尾,引得村民們陣陣歡呼。”在湘潭火龍舞第七代傳承人尹國軍的描述下,我們彷彿身臨其境。

湘潭火龍舞是流傳於嶽塘區荷塘街道竹埠村一帶的特色龍舞,已有140多年曆史,2016年被列入

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錄。

這些蓮城絕活,你見過嗎?

竹埠村村民舞起火龍舞。(記者 羅韜 攝)

舞龍的寓意

“神燈下凡保五穀,神獅下凡保太平”,古人對此深信不疑。“以前沒有化肥農藥,農民都是看天吃飯。大家認為獅和龍都是祥瑞之物,龍本事之大,呼風喚雨不在話下,竹埠村村民就用舞‘火龍’祈福五穀豐登,平安祥瑞。”尹國軍說。

殺一隻雄雞,倒一碗烈酒,加入幾滴雞血,舞龍者一飲而盡,這個儀式稱為“起猖”,是火龍舞儀式的開始,為的是讓“猖”勁更足,燈火更亮……湘潭火龍舞由“起猖”“出山”“入戶”“收猖”等一套完整的程式組成。“這其中最受村民歡迎的非‘入戶’莫屬。”尹國軍說,每逢正月十五,舞龍隊會挨家挨戶舞龍,把“火龍”的祥瑞之氣送進村民家,希望神明能庇佑村民家庭吉祥平安、幸福美滿。村民們自然是熱情相迎,早早備好紅棗、糖果來招呼舞龍隊員,再相互報上幾句吉祥話,以示敬意。

這些蓮城絕活,你見過嗎?

竹埠村村民舞起火龍舞。(記者 羅韜 攝)

“舞龍隊每進一戶人家,就要換一套樣式,村民才會百看不厭。”尹國軍一邊說,一邊開啟手機裡的影片。影片中的“火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每一節內部都點有油紙捻子的龍燈。只見舞龍者上下揮舞著龍把子向外呈波浪狀散開,首尾相接,左旋右轉。尹國軍介紹,這套舞蹈動作是由“九牛推礳”的民間故事改編而來,寓意團團圓圓。除此之外,火龍舞還融合了“搖錢樹”“滿堂紅”“仙人打”“四郎回國”“雙龍出洞”等72個民間故事。

耀眼的名片

令人驚訝的是,舞龍動作複雜,但龍把子裡的火種卻能持久燃燒。“老祖宗智慧無窮,幾經改進,研究出了一種由特定比例的鹽水、明礬、硫磺等材料構成的油紙捻子,防風防水,還能驅蟲。”尹國軍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尹國軍的父親是湘潭火龍舞第四代傳承人,在耳濡目染中,他從小就對火龍舞情有獨鍾。他8歲開始耍龍,起先玩一玩龍珠,後來就跟著叔公“上把子”舞龍。這一舞,便是30多年。“龍燈交給你了,一定不能敗掉!”前輩對他的厚望他不敢辜負,更不能辜負。多年來,火龍舞隊從挑選苗子到日常訓練,從豐富內容到創新形式,他都親力親為,只為實現讓“火龍”騰飛在中華大地的夢想。這些努力沒有白費,湘潭火龍舞獲得了群眾的認可和喜愛,成了竹埠村一張耀眼的名片。

然而,湘潭火龍舞也面臨著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困境。近年來,為傳承火龍舞,尹國軍從非遺文化進課堂入手,向學生傳授表演技巧。“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舞龍隊伍中來。”這是尹國軍和所有火龍舞愛好者的夢想。

龍把子裡的一簇星火不滅,燃燒的是信仰與熱愛,傳承的是精神和文化。

湘潭蝦舞:

源於水運的民間藝術

在湘潭市十八總,73歲的譚光明和74歲的張利珍夫婦是當地的名人,因為他們會舞蝦。譚光明和老伴都是湘潭市水運總公司職工,老伴還是他的舞蝦老師。“今天你們又要去舞蝦咯?”這不,12月10日一大早,譚光明、張利珍穿上表演服、帶上“蝦子”出門時,鄰居們都熱情地跟他們打起招呼來。

這些蓮城絕活,你見過嗎?

譚光明與妻子張利珍表演湘潭蝦舞。(記者 羅韜 攝)

這“蝦子”並不是作為食物的蝦子,而是一種表演道具。“蝦子”長約1。2米,以細鐵絲為骨架,通體佈滿黃、綠兩色相間的“鱗片”,其間點綴了電子燈光,“蝦頭”和“蝦尾”下方各有一根細長的把手。當兩位舞蝦人各持把手舞動時,原本沒有生命的蝦子瞬間活了起來,若是在深邃的夜幕中,閃爍的燈光更能增添幾分趣味。這,便是湘潭蝦舞。

湘潭蝦舞是流傳於水執行業的一種民間舞蹈,至今仍保留著宋代以來的舞蝦傳統。蝦舞有四套舞蹈動作,其表演形式為載歌載舞,配樂祝讚詞由喊唱者自由發揮,以方言順口溜的方式表現,音樂則來自本地花鼓戲曲調,為

湘潭市級非遺

專案。

表演

這天,趁著天氣晴好,譚光明和張利珍來到窯灣歷史文化街區為大家表演舞蝦。“這是‘雪花蓋頂’,這是‘枯樹盤根’,這是‘珠聯璧合’,這是‘玉帶纏腰’……”他們一邊表演一邊解說著。

只見兩位老人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蝦頭”起主導作用,引著“蝦尾”展現出各種姿態。“蝦子”一會在他們頭頂跳躍,一會在他們腰間嬉戲,一會“遊”到了地面,兩位老人順勢輕輕躍起。我們躍躍欲試,可不是被“蝦子”打到頭,就是發現“蝦子”順不過來。

回憶

說起最初舞蝦,張利珍的記憶回到了小時候。

因哥哥曾是水運公司跑船的船伕,張利珍與水運結下了深厚的緣分。那時,大年初三至正月十五,水運船隻上總能看到精彩的傳統表演,火流星、彩龍舟、蚌殼精、笑哈哈等讓人目不暇接,其中的蝦舞最吸引張利珍。趁著表演人員休息時,張利珍拿起“蝦子”舞起來,漸漸學會了舞蝦。

“她懷孕七八個月了還要舞蝦,我最初為了保護她而舞蝦,後來也喜歡上了這項民間藝術。”譚光明回憶,自己的小女兒於1978年農曆二月出生,那年元宵節,妻子還挺著大肚子舞蝦,任憑家人勸說也無法阻擋,譚光明只好陪著妻子一起舞。沒想到,譚光明很快掌握了技巧,夫妻倆不僅成了黃金搭檔,也是“湘潭蝦舞”代表性傳承人,他們的表演還出現在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中。其小女兒及女婿,後來也成了他們的徒弟。

湘潭蝦舞曾經有一支較為龐大的隊伍。譚光明夫婦珍藏著一張拍攝於1980年的照片,為嶽塘區蝦燈隊全體藝人合影,共12人,只可惜不少人已經去世。譚光明、張利珍陸續帶了不少徒弟,省建三公司就曾有20來人跟他們學,最多時有8只“蝦子”共舞。也許因為無法創造經濟效益,現在真正舞蝦的人很少了。

如今,譚光明、張利珍夫婦經常在社會性活動中表演湘潭蝦舞,同時也在竭盡全力傳承這項民間藝術。只是,回首往事時,張利珍還是會懷念水運船上那熱鬧的場景。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谷桔

見習記者:李靖

【來源:湘潭線上】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