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閱讀空間|不是科幻

2022-06-27由 參考訊息 發表于 農業

氣候的界限名稱是指什麼

參考訊息網1月4日報道

美國《紐約書評》雙週刊網站2020年12月17日發表文章《不是科幻》,作者是比爾·麥吉本。文章介紹了科幻大師魯濱遜的最新小說《未來部》,該作品虛構了一個2025年出現的聯合國機構,它是為應對氣候災難而成立的,名稱就叫做“未來部”。文章藉此作品關注氣候變化危機,認為氣候變化是推動體制變化的工具,最終迫使人們解決人類不平等、歷史不公正以及在21世紀初欠下的“賬單”。全文摘編如下:

2025年:熱浪“恐襲”人類

科幻作家金·斯坦利·魯濱遜十分多產,骨子裡也是個樂觀主義者,但他的最新小說《未來部》開篇真是陰鬱——

2025年夏夜,在印度恆河平原北方邦的某個小城市,為非政府組織工作的美國年輕人弗蘭克醒來,發現自己所在的房間異常溼熱,雨季前熱浪比以往更加逼人,室外溫溼度正迅速接近人類生存的極限。事實上,室內和室外差不多,因為電力已經耗盡。

弗蘭克設法讓一臺發電機運轉起來,並把幾間辦公室的門開啟,讓七八個大家庭的人都進到有電力的房間。空調機吱吱作響,無力抵擋著要命的高溫。室內外溫度接近108華氏度(約合42。2攝氏度),溼度為60%。開始有人死去,屍體被拋到屋頂。夜幕降臨時,弗蘭克和其他倖存者一起來到市中心的淺水窪,把身子潛入水中,希望這樣能夠活命,但是沒有用,塘裡的水溫也超過人體的溫度。有人口渴,喝了高溫水,但水入胃中,人被從內向外蒸煮著。人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死去。孩子和老人全部死去。人們連痛苦尖叫的氣力也沒有了。

在這本情節散亂的小說中,罪惡和憤怒都不成為其中的關鍵情節。弗蘭克活下來,但無數印度人死於這場熱浪——大概有2000萬人。在這本書中,這場熱浪標誌一個顯著起點: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生活現實。

這樣的熱浪並非不可能,事實上幾乎是在劫難逃。2020年9月,加利福尼亞州突破平均氣溫紀錄,就連聖路易斯奧比斯波這樣靠近海洋的地區氣溫也達到了120華氏度(約合49攝氏度),儘管溼度較低。在過去幾年裡,中東地區多個城市的溫溼度打破了紀錄——在沙烏地阿拉伯宰赫蘭和伊朗班達爾等地,炎熱指數已接近160華氏度(約合71攝氏度)。

2026年:再造一個地球

魯濱遜在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火星三部曲》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幻小說獎項。《火星三部曲》與新作《未來部》的時間背景相近:隨著地球環境開始惡化,由100個地球人組成的隊伍在2026年起飛,前往火星殖民。

《火星三部曲》實際上是在思考人類如何能夠、願意、應該在一個無人居住的地方定居:在一張白紙上,我們如何化解分歧,創造一個能夠生存和繁榮的社會。自《火星三部曲》問世以來的幾十年裡,科學界已經明確表示,我們不會輕易向宇宙移民。儘管傑夫·貝索斯和埃隆·馬斯克提出了這樣的設想,但開拓火星的殖民活動比最初設想的困難得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探測器發現,這顆紅色的行星覆蓋著含有有毒高氯酸鹽的土壤,因此在更大規模的行動之前,必須對這顆行星“消毒”。

幻想太空旅行的真正危險還在於它造成了一種道德風險:人們開始不那麼關心我們自己世界的命運。

在新作《未來部》裡,2025年,為應對印度熱浪,巴黎氣候協定締約方成立了聯合國機構“未來部”,辦公地點設在蘇黎世,由愛爾蘭女性瑪麗·墨菲領導——她是聯合國氣候問題特使瑪麗·魯濱遜與兩位巴黎氣候談判中傑出的外交官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勞倫斯·圖比亞納三個人奇妙的合體。(女性一直處於氣候外交的中心,這一點或許沒有得到應有的注意。)

小說中,大國表現多種多樣,像印度這類國家,出於驚嚇過度什麼辦法都想嘗試一下:德里派出一隊飛機將硫化合物送入大氣層,讓這種粒子阻擋一些太陽輻射,就降低大氣溫度而言,這是一項科技含量相當低的地球工程計劃。

虛構未來:精英遭遇復仇

未來部也倡議採取其他技術手段,這些技術若要取得效果,全都必須是巨型的工程:在南極和格陵蘭島冰川的底部鑽孔,引流那裡的融冰積水,從而使冰蓋放慢滑入海洋的速度;把新近融化的北冰洋染成黃色,使其不再吸收太多陽光。有些計劃行之有效,但僅靠這些計劃本身還遠遠不夠。事實上,未來部基本上已經不再關心這些,它更關心的是註定要來的世界經濟和政府管理上的變化。

這種轉變遭到化石燃料巨頭和當權政治人物等既得利益者反對。因此,這些人成為“卡利孩童”恐怖組織的襲擊物件。在印度興起的“卡利孩童”組織,目標是為熱浪受害者報仇。既得利益者同時也是聯合國未來部一個秘密特工小組的目標。這些特工很聰明:在書中有一個比較逗樂的插曲,他們設法接管了達沃斯,讓全球精英們陷入無休止的全球貧困和環境破壞主題研討會和講習班。與此同時,在“墜機日”那一天,恐怖分子會向世界各地的噴氣式飛機派出大批無人機,將其擊落。其中一些是財閥的私人飛機,但並非全部——無辜民眾的死亡實際上是有限的。

與上述行動類似,冒著濃煙的巨型集裝箱船也被擊沉。代替集裝箱巨輪的是光伏快船,它們在跨洋航行中以捕獲的陽光和風為動力。但同樣,這些技術——目前都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並不是真正的救星。

真正的拯救反而是已對全社會產生影響的各種變化。墨菲部長最重要的干預措施是針對全球四五個重要的央行官員:他們被說服不僅對碳徵稅,而且還發行了“碳幣”,作為對停止開採石油和天然氣或停止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行動的獎勵。這種“碳幣”開始取代美元成為全球經濟的基礎,而在這種情況下,新自由主義——實際上是資本主義本身——稍稍開始低頭。

凱恩斯所說的“食利者階級的安樂死”開始了:越來越多的超級富豪發現自己不得不接受一次嚴重的“拔毛”,為保住瀕臨困境的數十億資產,不得不吐出數千萬。民眾運動在各地爆發。

多樣性:最好的B計劃

正如娜奧米·克萊因在她的著作《改變一切》中所闡述的那樣,氣候變化是推動體制變化的工具,是一場危機,最終迫使我們解決人類不平等、歷史不公正以及我們在21世紀初欠下的爛賬。魯濱遜的設計不是烏托邦式的,而是反烏托邦式的,其核心是現實主義的:仍然有貨幣,仍然是民族國家,仍然是中央銀行,而變革來自暴亂、佔領和抗議(他稱之為Grahasatya,或稱“強迫和平”,是以現實政治的方式向甘地致意)。但“最終要由立法來實現,建立一個公平、可持續的新法律制度。而且安全。最好的B計劃將來自於多樣性”。

在《未來部》裡面,這一切都很管用。是的。這裡有巨大而荒涼的蕭條,尤其是在酸化的海洋中,生態破壞正在發生。但是到了21世紀50年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然開始下降,並且相當迅速地每年下降百萬分之五,甚至可能回到氣候學家吉姆·漢森劃定的某種文明形式的存活界限——350ppm。

這可能在虛構的範圍之外嗎?魯濱遜作品的重點是激發想象力,提醒我們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不僅僅是愛情與親情,還有政治和經濟。

他給小說一個別樣的結尾,這一段非常迷人。退休的瑪麗·墨菲在經歷了對地球的一次千辛萬苦的旅行後回到蘇黎世,隨著人口開始減少,人類居住區被蓄意地從地圖上刪除,地球越來越回到蠻荒景象。旅客從空中看到牛群散佈於塞倫蓋蒂島,馴鹿在復甦的北極穿行。她已經為溫文爾雅、沉默寡言的小型飛船船長所傾倒,他們兩人一起從飛船走出來,在這座瑞士城市的街道化裝舞會上閒逛。男人們對著普通百姓將阿爾卑斯長號奏得震天動地,一支金屬鼓樂隊則獻上了特立尼達式的曲調,身著豔麗毛織布的安第斯山脈印第安人演奏著風笛。瑪麗看著她歷盡千辛萬苦拯救的這個世界,陷入沉思:

這樣,對我們來說,沒有比這裡更是家的地方了。這樣,無論事情有多乏味,我們都會應付。這樣,所有的一對都是殘餘的一對。這樣,唯一無法消除的災難就是滅絕。這樣,我們就能佔據優勢。這樣,人們可以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不存在命運這樣的東西。

閱讀空間|不是科幻

《未來部》一書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