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2022-06-27由 林海講三農 發表于 農業

母牛發現打欄什麼時間裝管

接上篇,四川蒼溪縣元壩鎮張王鄉某村“牛人”——仲新華,1989年隨打工潮闖社會,進馬戲團學得一身技藝,而後自己辦雜技團撈得人生第一桶金,成為90年代的“百萬富豪”。

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他在2001年突然關掉自己的雜技團,帶著60多萬元現金回老家農村創業,投資養魚、養鱉(又稱甲魚)。外人難以理解,身邊的人都不支援。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並且一干就是21年。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年輕時的老仲,在表演雜技

信心十足地回鄉承包360畝水庫養魚,結果遭遇“當頭一棒”

2001年回農村時,老仲修了老家房子花30多萬元。而後承包360畝水庫搞水產養殖(120畝的有兩個,40畝的有3個),總投資約30萬元左右。

他採取“魚+鱉”生態混養模式,鱉的成長週期長,常規養殖一般是2-3年才能長到兩斤左右。但他崇尚的是生態養殖,因此一般需要3-4年才能成長到兩斤。

用養魚配套來實現短期創收,幫自己度過漫長的甲魚養殖期。第一批,他投入鱉苗(也叫甲魚)14萬元,其餘的16萬元投入了魚苗。

老仲的水產養殖專案在當時是全縣規模最大的一家,農業局、水利局都給予了認可和鼓勵。他成為了大家眼中敢想、敢幹的“牛人”。

結果因為經驗不足,2002年、2003年眼看都已經長大的魚卻得病而大面積地死亡,損失近6噸的成年魚。甲魚養殖也同步受到影響。

從2002到2005年,這4年他遭到水產養殖過程中的各種困難,所有投資都幾乎打了水漂。那個年月幾十萬的投資,相當於現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損失。老仲欲哭無淚。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2022年的老仲

交了5年學費,創業陷入困境,家人矛盾重重,朋友離他遠去,依然咬牙堅持

2006年,已經沒有資金投入了,老仲迫不得已向銀行申請貸款10萬元繼續維持。所幸的是在他最關鍵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專業養殖甲魚的老師,教授了他關於養殖、產蛋、育苗等很多關鍵技術,並給予了他繼續養鱉的信心。他的鱉,還有些經過幾年磨難依然存活了下來,並且長大到4-5斤左右了,開始生蛋。

甲魚渾身是寶,除了本身就是具有食藥價值的美味肉食。而且甲魚蛋富含膠原蛋白、氨基酸等身體需要的元素,其營養價值比雞蛋高多了。甲魚蛋比較精貴,市場上也很搶手。

他卻捨不得賣掉這些成年甲魚,也不願意賣這些蛋。他想留著這些甲魚,繼續生蛋,並將這些蛋繼續孵化成甲魚苗,自己留一部分餵養,再對外出售一部分。

可迴流的資金遠遠不夠需要持續燒錢投入的費用,老仲堅持到2007年,資金陷入斷流危險。他開始到處求人借錢、貸款,親戚朋友看見他的處境後沒人敢借錢給他。因為前期已有貸款,銀行也只給他最高授信到2萬元,這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創業陷入困境,負債累累,全家人看不見希望。家中孩子還小,老仲的家庭矛盾日趨突出,老婆、父母、親戚都認為他是在不知天高地厚地瞎折騰,天天數落嘮叨。而外邊社會,各種關於他的流言也多了,昔日的朋友像躲瘟神一樣地離他遠去。

但他沒有退縮,依然咬牙堅持著!在老仲的心中,作為創業者只要不放棄,就一定還有希望!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在水庫邊喂鱉的老仲

撥雲見日,他在養鱉路上再次迎來第1捅金;環境變化,他改變策略

老仲終於挺到2009年,他的養殖經驗豐富了,鱉苗可以自給自足,正常進入迴圈養殖模式。鱉已經長到5-6斤,肉質和口感有了明顯的差異化,最終得到很多高階餐飲酒樓客戶的認可,以高於市場同類將近3倍的價格銷售一空。除去各種成本,老仲賺回了60多萬元。

但這個時候情況又出現了,由於承包水庫養魚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亂用化肥、藥物等,導致水庫汙染嚴重,環保受到很大挑戰,有的地方已經禁止開展水庫養魚等。

老仲開始退出部分養魚,一門心思撲在了養鱉上,租了個大水庫,擴大了養鱉規模。因為自己每年都有新的鱉苗孵化,並投入進去補充;每年也有成年的2斤重的鱉對外銷售,現金流基本能迴圈滾動起來。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老仲餵養的大鱉

投資上穩紮穩打7年,鄉村振興,他再次迎來創業機遇

2010年開始,老仲在投資上採取了小心謹慎、穩步擴大的戰術,不再衝動擴大生產規模。

老仲開始把心思更多地花在自己養鱉、育苗的生產標準體系建設上;在追求更高的存活率、更高產品品質的同時,開始為自己未來搭建一個

“養鱉平臺”

而佈局。

他這一干又是7年,直到2017年。水庫養鱉,不比人工修建的池塘,很難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經常遭到老鷹、蛇、田鼠等侵害,鱉苗損害非常大。為解決這一難題,他開始專門找地方將鱉養到一定大小時,再投入到水庫中餵養。這一年,他又租了一個80畝的小型水庫,投放了3700只成年鱉,專門養週期長達5-6年的大鱉,用於客戶的預訂銷售。

後幾年,老仲養鱉賺了錢,直到2018年,國家鄉村振興大戰略開始。他被政府招商進當地的鄉村振興示範村——白驛鎮岫雲村的產業專案中。2019年5月,在岫雲村投資了130萬元,建設了現代化的水產養殖、產蛋、孵化車間。

聽說最近他的甲魚養殖農場,成為了全縣首家省級水產養殖示範基地。老仲回鄉養鱉的故事,也上了央視等媒體的採訪節目,再一次成為了家鄉的“紅人”。

此時的老仲,信心再一次恢復,他以自己的成功證明了自己這些年沒有“瞎折騰”。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再次為他投來了認可和讚揚的目光!

他說自己再也不怕資金斷流了,他近幾年已經實現了原始積累,鄉村振興國家政策還有貼息貸款給予支援!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老仲和村支書看鱉

他含淚總結《王八經》

老仲養鱉21年,林海探尋這些年他在摸爬滾打滾打過程中的一些精華。老仲含淚給我總結了他的五點

《王八養殖經》:

1,堅持生態迴圈養殖,不能太亂用激素。

“鱉+魚”。鰱魚、鯉魚、鯽魚與鱉搭配混養最佳。體弱的幼魚苗,可以成為鱉的最佳飼料;鱉可以幫助清理池底;各自拉出的糞便可以成為彼此的飼料。

堅持生物鏈自然的迴圈養殖模式,有助於池底清理和水質保養,也有助於預防病菌的產生。

2,不能太貪心,鱉苗投放不能太多。

1畝塘以400只左右的數量投放較為合適,鱉比烏龜兇猛,彼此會打架。他們需要活動的空間較大,投放太多也容易導致缺氧。

3,“三防止損”很重要。

防逃跑、防傷害等基礎設施需要齊全;預防生病需要提前。

4,飼料投放要定時、定量,不能太勤快。

鱉吃太多、太勤都不太好,容易引發消化類疾病。

5,養殖者不能太急於見效。

需要擔得起風險、頂得住壓力、忍得住孤獨、經得起打擊!

關於老仲養鱉的詳細技術介紹,這裡不便於寫太多。老仲說南方和四川山區有很大差別,需要視情況而定,他願意與更多人一起分享交流。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老仲學習媒體技術

他的鱉180元一斤供不應求,正在打造品牌,做大做強帶動更多人一起致富

目前,老仲的生態鱉平均賣到180元/斤,而市面同類價格在50元/斤,慕名而來的客戶卻源源不斷。他的鱉蛋賣2元一顆,還捨不得賣,依然想用來孵化幼鱉。

在談到他對未來的規劃,老仲說他目前已經申請了商標,也有了自己產品的文化包裝設計。

當問到他的產業目標時,老仲卻很保守沒有明確告訴我,他只是說他想帶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養鱉致富”!併為鄉村振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筆者林海根據他目前的基礎建設規模和養殖模式,估算大約可以出產在6萬隻左右的大鱉,每隻5年以上的大鱉能賣到800至1000元,照此計算,他的未來目標至少是實現5000萬元以上產值。

最後,老仲給我談到了他即將展開的一個宏偉而全新的“養鱉“商業計劃,我更加驚歎……

他回村投資30萬包水庫養鱉21年,含淚總結“王八經”,目標5000萬

老仲的鱉已經走進大城市餐桌

本文為中篇完結。筆者林海音:

任何創業之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只有扛得住今天的人才能看見明天的太陽!林海被老仲這種敢想肯幹、沉得住氣、能屈能伸的創業精神而深深折服,故而寫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研究、學習。希望他的故事能給目前正陷入困境的眾多農業農村創業者,帶來一些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氣!鄉村振興,更需要越來越多這樣的人敢於回鄉參與產業“折騰”!

(老仲養鱉即將開始的到底是啥新穎的商業計劃?他會帶給大家哪些創新的養殖模式和銷售模式?請繼續關注閱讀,林海即將推出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