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19死12傷的江安“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有了初步調查結果

2022-06-26由 新京報官微 發表于 農業

苯三氮唑是什麼藥

調查組在現場會上透露,事故發生前,恆達科技實際生產的產品和專案備案、安全條件審查時申報的產品不一致。

文3515字

,閱讀約

需7分鐘

7月17日,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在宜賓市召開江安縣“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現場會。上午,事故調查組的專家帶著與會人員來到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恆達科技”)實地檢視,並對該事故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剖析。

經過幾天的現場調查並進行專業的模擬實驗,調查組初步推斷,事故很可能始於恆達科技的二車間。事故發生時,二車間內生產的產品與安全審查時申報的產品不同,且存在多種違規操作。

此前的7月12日,江安縣陽春工業園內的恆達科技發生爆炸著火重大事故。據應急管理部統計,事故過火面積約1800平方米。消防部門出動了42輛消防車,200多名消防官兵。直到當晚8點42分,才將現場明火撲滅。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傷。

“這是自2012年造成29人死亡的河北克爾‘2·28’爆炸事故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化工事故。”現場會上,應急管理部監管三司司長孫廣宇說。

━━━━━

多車間違規生產,爆炸或始於二車間

調查組在現場會上透露,事故發生前,恆達科技實際生產的產品和專案備案、安全條件審查時申報的產品不一致。

據調查組介紹,此次事故中,二車間是爆炸核心區。7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二車間整體結構損毀嚴重。經過高溫灼燒,樓體內部的鋼筋結構已扭曲,變成了鏽紅色。三樓平臺整體塌陷,近兩米高、直徑一米左右的反應釜從樓上落下,斜躺在地上。

2017年2月,四川省環科院科技諮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環科院諮詢公司”)為“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300噸化工中間體專案”編制了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書在江安縣工業園區網站上進行了兩輪公示。其中顯示,二車間報備生產的產品是5-硝基間苯二甲酸,可用作醫用X光造影劑中間體。

事故發生後,調查組到達現場首先要尋找車間中的各種生產原料,並由此推斷哪些原料可能引發爆炸。據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參與事故調查的專家王林元介紹,硫酸是生產5-硝基間苯二甲酸的必備原料,“但是所有出庫和進庫的物料當中,沒有發現硫酸”。

“公司的技術老總向消防做筆錄時,一直堅稱生產的就是硝基間苯二甲酸。後來我們去談話,他改口稱‘推測在生產三氮唑’。”王林元告訴新京報記者。

調查組後來發現,事故發生時,二車間二層正在生產三氮唑,三層正在生產“咪草煙”。王林元說,三氮唑是一種農藥原藥,咪草煙則是除草劑。這和之前報批的產品完全不一致。

“事故發生時,這個車間很可能同時在進行兩種產品的生產。”參與調查的另一名專家、應急管理部化工過程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徐偉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種同一車間同時生產多種產品的做法,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除了二車間,調查組發現三車間也未按照審批內容正常生產。

據調查組介紹,三車間原本報批生產2-(3-氯磺醯基-4-氯苯甲醯)苯甲酸,是一種藥品生產的中間體。但事故發生時,這裡正用雙氧水對廢水進行氧化、脫色。

“這個企業的汙水處理系統還沒有建成。所有汙水經過處理,外裝在白色的塑膠桶中。”徐偉推測,恆達科技之所以要處理廢水,可能是因為生產過程中廢水過多,塑膠桶裝不下了。用雙氧水脫色後,廢水更便於處理。

另一違規點是,事發時,四車間正進行鄰乙基對硝基苯胺的中試。但王林元說,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現應急管理部)曾經發文,禁止在生產區內建設中試場所。

經過初步調查,調查組判斷髮生爆炸的很可能是生產咪草煙的二車間三層。“12日上午,二車間的工人對反應釜進行了投料,中午開始進行脫水操作。下午6點左右,脫水基本結束,6點30分進行了交接班。6點42分就發生了大爆炸。”徐偉說。

19死12傷的江安“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有了初步調查結果

▲事故發生後,二車間受損最為嚴重。調查組初步判斷,爆炸很可能從這裡開始。新京報記者王飛攝

距離恆達科技360米的宜賓萬祥建築公司的監控影片記錄下了這一幕。影片顯示,爆炸時,恆達科技工廠上方躥出一陣火光,接著騰起一朵很大的灰色蘑菇雲。

00:38

▲四川江安化工廠致19死爆燃事故發生瞬間:火焰沖天越過山樑。新京報“我們影片”出品

━━━━━

未透過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審查

工商資料顯示,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26日。2016年3月,該公司開始在江安縣立項,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藥物中間體的生產。

7月13日的“7·12江安恆達爆燃重大事故”新聞釋出會上,江安縣安監局副局長程明權介紹,立項後,江安縣安全監管局對恆達科技進行了安全條件審查、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審查。但直到事故發生時,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審查仍未透過。

網路資料顯示,安全設施設計專篇是對安全設施在工程中佈局和安裝等進行的專門設計,專篇透過審查後,才能開始施工。

在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審查未透過的情況下,恆達科技的車間、辦公樓、分析室等主要建築已建設完畢。宜賓市和江安縣的安監部門責令其停止建設,並予以罰款。此外,江安縣安監部門、消防部門也對恆達科技進行了多次檢查並作出罰款、責令停產等行政處罰。但直到事故發生,恆達科技仍在生產。

7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恆達科技廠區內看到,集辦公室、食堂、員工宿舍於一體的辦公樓,距離爆炸發生的車間只有30多米,兩者中間沒有任何物理隔離。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令辦公樓受到十分嚴重的損毀,樓內玻璃盡碎,門板和天花板掉了一地。幸好,事故發生時辦公樓內無人受傷。

“我們在現場發現,辦公樓使用的玻璃並不是鋼化玻璃。對於化工廠來講,這樣的玻璃是不允許使用的。”徐偉說。

新京報記者看到,三車間一側有幾臺提供冷凍鹽水的白色冷凍機,外形酷似冰箱。網路資料顯示,化工生產過程中散熱強度大,使用冰凍鹽水可以起到較好的散熱效果。“但(冷凍機)現在只有一個泵,如果這個泵不工作了,整個冷卻系統就會失效。”徐偉認為,這是一個較大的安全隱患。

此外,新京報記者在三車間對面看到一個只有幾平米的小房間,地上擺滿了各種顏色的電機,都是消防泵的散碎零件。徐偉介紹,這個小房間是消防泵房。如果遇到火災,消防用水要先在這裡加壓,之後才能滿足滅火時對水壓、水量的要求。但從泵房的情況來看,恆達科技生產時,消防泵尚未按要求安裝。

19死12傷的江安“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有了初步調查結果

▲泵房裡消防泵並未安裝。新京報記者王翀鵬程攝

此外,泵房旁預留的自動化控制室中,只安裝了空調,並未實現自動化控制。對此,孫廣宇在7月17日的事故現場會上說道,“企業生產過程中涉及多種重點監管危化品和重點監管工藝。但其自動化控制系統、可燃和有毒氣體報警系統及消防水系統等安全設施均未安裝就開始試生產。一旦出現險情,企業自身根本不具備應急處置能力。”

━━━━━

管理人員、一線工人缺乏化工從業經驗

環科院諮詢公司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顯示,恆達科技從事化工產品的開發研究工作,擁有教授級高階工程師、碩士等研究人員6人。公司董事長同時擔任瀘州炬陽化工有限公司、瀘州美城環保裝置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此前或接觸過化工類產品。

工商資訊顯示,恆達科技法人代表為李光輝。5名股東中,上海昇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為公司股東,另外4名為自然人股東。而自然人股東名下有投資管理公司、環保科技公司、燈具廠等企業,與化工產品無關。

對此,孫廣宇在現場會上說道:“企業實際控制人原從事機械加工業,無化工學歷和從業經驗,卻負責該危化品建設專案籌建並給企業承攬代加工生產合同,對化工生產的風險沒有任何認知。”

調查組發現,恆達科技的工人中很多是管理人員的親友,學歷和操作技能普遍偏低,也未經過培訓。“技術都是靠以前從外廠帶來的經驗,現場沒有操作規程。工人應該如何操作,都是由車間主任或技術老總傳授。工人們對於現場生產什麼、怎麼生產、有哪些風險一無所知。”調查組的人員介紹,比如原料入庫前,工人不僅沒有對其檢驗,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投入裝置的是哪種原料。

“有個工人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今年2月份入職,6月份就被提拔成車間副主任了。”孫廣宇說。

王林元表示,多數工人不知道生產工藝和原料。為方便溝通,他們編了很多代號,用來替代產品和原料名稱。“比如他們說的‘TIZL’,在所有的規範簡稱裡沒有這個簡稱。後來我們看了物料發現,他們把三氮唑的英文triazole裡面單數位的字母挑出來,自己弄了個編號。”王林元說,還有一種原料叫乙二醇,車間的桶上沒有標識,只貼了一張標有“水合醛”的列印紙。“但懂得有機化學的都知道,根本沒有水合醛這個說法。”

對於這次事故,王林元表示,醫藥化工的危險程度不比危險化學品生產低。“主要是涉及危險物料和化學反應更復雜。醫藥化工實際上就是一個合成,合成過程當中有很多涉及重點監管危化工藝。”

新京報記者 王翀鵬程 實習生 周鑫雨 鄭潔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

19死12傷的江安“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有了初步調查結果

“鳳凰號”沉沒後的幾個故事丨事故親歷者講述如何抱著遺體漂流15小時求生

19死12傷的江安“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有了初步調查結果

泰國翻船事故丨一夜漂流的生還者,和手機中數十個未接電話的遇難者

19死12傷的江安“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有了初步調查結果

退休局長不雅影片曝出,自稱“有人做局”

本文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