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社科院研究員:中國糧食產量統計保守,實際收穫量更高

2022-06-26由 中國網三農 發表于 農業

我國的耕地面積能養活全國人口嗎

社科院研究員:中國糧食產量統計保守,實際收穫量更高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百姓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改革開放後,透過農村改革,我國糧食產量快速增長,中國人擺脫了吃不飽飯的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糧食生產已經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也就是6。5萬噸以上。今年夏糧產量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0。9%。總體而言,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人民群眾衣食無虞。下面,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為大家解答疑問。

作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蹟。但是近30年,我國耕地不斷減少,1996年我國的耕地面積是19.51億畝,2006年降至18.27億畝,減少了1.24億畝,此後多年在接近18億畝紅線的位置徘徊。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38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為什麼糧食還能連年增產呢?李國祥:

耕地面積由於建設佔用在減少,但耕地18億畝紅線是守得住的。根據現在的統計資料,我們國家的耕地是20億畝以上。當然,連續增產更為重要的還是科技的作用。我們主要透過綠色發展,在品質提高的前提條件下,保證了單產水平的提高。大家可能注意到,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糧食產量跟現在統計上的糧食產量差異非常大。比如稻穀,現在科研的產量可以一畝地達到一噸,也就是2000斤以上,統計的稻穀產量只有1000多斤。

在實際當中,農民會普遍地感覺到實際收穫的產量要遠遠高於我們統計的產量。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統計)是保守的,不是虛誇的。

隨著城鎮化程序加快,大量適齡勞動力離開鄉村進城務工。雖然說當前我國的農村人口總數大約有5.6億,但其中的大部分人並不種地了。現在不少地方出現“空心村”,留在村裡的大都是老年人,80後、90後基本沒有從事農業生產的。那麼,農村還有誰在種地呢?他們能種好嗎?李國祥:

確實大批農村的青壯勞動力轉移到了城市,農村主要是留守老人。世界上也是這樣。現在的糧食生產跟過去完全不一樣,過去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主要是機械化。我到農村去調查,在農田裡看到拖拉機在收割,農民在外地打工,他透過一個電話指揮,根本不要到現場就完成了收割、銷售等整個環節。農業現代化有效地緩解了勞動力大量轉移之後給糧食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當然,我們也看到,蔬菜、水果種植確實還需要勞動力,農民養豬、牛、羊還比較辛苦,機械化程度不是很高。接下來,我們要透過提高畜牧業的機械化水平,讓老百姓不僅“米袋子”有保障,而且“菜籃子”“果盤子”都能有保障。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超過6.6萬噸,創歷史新高。不久前又公佈,今年夏糧創新高,連續第17年豐收。我國的糧食總量能達到什麼高度?有如此規模的總產量,我們還用擔心糧食嗎?李國祥:

糧食少了絕對不行,多了也不好,吃不完就浪費掉了。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糧食產量可以達到7億噸、8億噸。如果按照中國的糧食口徑,8億噸糧食就夠了。我們的糧食現在面臨的主要矛盾不是產量問題,而是供求結構性矛盾的問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之後,肉、蔬菜、水果吃得越來越多,相比過去,主食吃得越來越少。我們要特別警惕什麼?第一,在調整生產結構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區域性、分割槽域、有計劃、有步驟地調整,不能全國性地調整,否則會出現週期性的大幅度波動;第二,糧食靠天吃飯的問題沒有根本性解決,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第三,現在糧食雖然主要不靠勞動力,但是經營者種地還是有個比較效益,我們要讓農民種糧在經濟上不吃虧,必須要探索一個途徑。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