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2022-06-26由 紅網永州站 發表于 農業

持之以恆什麼動物肖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紅網時刻通訊員 黃新 永州報道

永州新田縣棕編手藝人劉同順,善用一雙靈巧的手,能把一片片棕櫚葉編織出一隻只“生命”來。他創作的棕編動物,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無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人拍手叫絕。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走進劉同順的家,彷彿走進“動物園”。地板上、桌子上、電視機臺前到處都是蛇、仙鶴、螞蚱、孔雀、鳳凰等林林總總的棕編動物,惟妙惟肖,讓人驚歎。只見劉同順手拿幾片棕櫚葉,雙手左右交替,撕、拉、繞、穿、刺,不一會兒,一隻螞蚱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眼前。

“天上飛的,地下爬的動物,我都會編,最快的時候只需十分鐘,我就能編一隻活靈活現的草螞。” 劉同順笑呵呵地說。

棕編是利用棕絲製成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品,是我國編制工藝的主要品類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棕編以棕櫚葉為主原料,配以綵帶、亮珠、絲線,成型的編織品造型別致、栩栩如生,深受人們的喜愛。

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遇,劉同順與棕編結緣,他親眼看見街邊的民間藝人像變魔術似的,將棕葉編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便被這項神奇的技藝所吸引。他誠心向這位民間藝人學習,持之以恆,勤學苦練,半年後,他編的螞蚱終於也有模有樣,然而家人對他卻是冷眼相看。

“當時我真的不是很支援他,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那時候,他要買這個,買那個,僅剪刀就買了100多把,我講買剪刀都會買窮。”劉同順的愛人雷鸞鳳說。

家人的不支援,並沒有影響劉同順對這項技藝的喜愛。他省吃儉用,常常在忙完工作後,抽出時間靜悄悄地練習編織,壞了的工具,維修後,繼續用。近20年的時間裡,劉同順幾乎將大部分閒暇時間都放在了棕編上,他不斷摸索、改進自己的棕編技藝,將每一件棕編藝術品做精做細,他對這項技藝的執著,最終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援和理解。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棕編這種工藝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工序卻紛繁複雜,在劉同順眼中,棕編是千變萬化的,手上的活兒只要邊做邊學,邊學邊練,什麼都能精通,關鍵看是否有耐性和毅力。在創作中,劉同順不斷挑戰自我,嘗試編制一些難度大的動物。龍,是劉同順第一次嘗試編制的抽象動物,因為工序複雜,體型龐大,僅設計和塑型,劉同順已經足足花費了20多天時間。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這條龍有5米長,完工以後有30多斤重,至少要3個月才搞得好,難度特別大,但我還是有信心。” 劉同順堅定地說。

新田民間“守藝人”劉同順:傳承指尖上的棕編技藝

加入新田民間藝術家協會後,劉同順常常受邀到各地展演,閒來無事,他也會到室外廣場“擺攤”,現場演示棕編這項指尖上的藝術,一件件逼真的作品,常常能令人稱讚不已。

作為悠久歷史沉澱的手藝,棕編的傳承與發展,是對民間技藝和創造力的尊崇,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相比手藝人的稱呼,劉同順更願意被稱為“守藝人”,守護棕編技藝,也守護這一份傳承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