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重溫韶灌建設史 銘記百年黨恩情丨馮順池:“只有問‘需’於民才能解民之‘渴’”

2022-06-24由 湘潭線上 發表于 農業

百年池窖酒值多少錢

“重溫韶灌建設史 銘記百年黨恩情”系列報道⑧

馮順池:“只有問‘需’於民才能解民之‘渴’”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希臺 實習生 武丹

“丘丘稻田鬱鬱蔥蔥,到處聽見流水聲,大旱之年不見旱,多虧韶山灌區人。”這首歌謠,是2003年湘中地區大旱之時長沙寧鄉受益區群眾對韶山灌區的讚美之聲。

18個年頭過去了,又到了一年稻田的用水高峰期。韶山灌區又面臨著嚴峻的抗旱形勢,灌區管委會已明確嚴格管水用水,科學排程的抗旱思路,確保上下游受益區稻田均衡受益。

韶山灌區灌溉婁底、湘潭和長沙三地7個縣(市區)100萬畝農田,要確保各受益區供水無憂,不得不說是一件大事,一件難事。

在韶山灌區工作36年的馮順池,一直負責灌區的“水龍頭”,如何確保“韶灌水”均衡受益,他說“只有問‘需’於民才能解民之‘渴’”。

“那時的工作雖然很累很苦,但只要一想是為農民群眾辦實事,我心裡就充滿力量。”時至今日,71歲的馮順池回憶起在韶山灌區工作的時光,眼睛裡依然閃著亮光。

時間回到1974年,24歲的馮順池被調至韶山灌區吟江管理所工作。之後,馮順池一直在灌溉研究所工作,負責開展水稻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排技術試驗。

試驗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但是為了給農業生產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馮順池義無反顧地一頭扎進了試驗中。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年。

有志者,事竟成。經過日復一日地試驗,馮順池不僅獲取了諸多資料資料,為灌溉工程建設、摸索科學灌溉促高產提供了依據,而且還結合歷年的灌溉試驗情況,提出了科學用水方法,並在之後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合理的灌排技術。

之後,馮順池被提拔為局領導並負責聯絡左乾渠防汛抗旱工作。“對於農民來說,一年辛勤勞作種下的水稻產量如何,跟供水量密不可分,”馮順池說,作為管水人,要多到實地去了解農民的用水需求,與農民群眾深入交流。

2003年,是灌區建成後遭遇的第三個特大幹旱年,降雨量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0%,且年度降雨量分佈不均,其中晚稻生長期的7、8、9月以及10月上旬的降雨量僅76毫米,水府廟水庫的庫容量更是比往年少了整整1。31億立方米,按正常供水量計算最多隻能維持灌區範圍內的農田灌溉一個月。

當年8月5日,韶灌局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指令,要第二次給長沙望城供水,可田多水少,一旦灌溉用水分配不均,很有可能導致大片稻田顆粒無收。

“人等得起,水稻可等不起!”馮順池當即決定在左乾渠大屯營洩洪閘、新埠頭、杜家壩3處同時開、關閘,歷時28小時,不僅解決了望城用水之“渴”,還使寧鄉新埠頭、湘潭縣杜家壩蓄滿了水,做到了望城、寧鄉和湘潭縣都滿意。

“作為涉農部門,我們更要體貼農民,關心農民,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在一次次和農民打交道的過程中,馮順池越來越瞭解農民群眾的疾苦,也更加急農民之所急。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有一次,馮順池巡查到寧鄉大屯營地段時,發現當地水塘幾近乾涸,農民正拿著瓢一點點舀泥巴水用來灌溉稻田。看到這一幕,馮順池心裡頓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立馬回頭開始調查缺水原因。

得知上游未及時供水,供水渠道也有堵塞情況,馮順池馬上召集幹部商量供水對策,並當即給幹部們下了“死命令”:今天之內必須解決下游供水問題。

開完會後,馮順池也顧不上烈日炎炎,二話不說就帶著幹部們前去疏通水渠。一直等到水渠裡的水滔滔不絕地向下遊湧去,馮順池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

馮順池也有因為供水問題被農民團團圍住、攔在田間地頭的經歷,也有接受農民夾道相迎、連連稱讚的時刻,但他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用心聽民聲,用行動解民憂,讓“韶灌水”造福三湘人民,潤澤湘中大地。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