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西岸鎮智慧農業“科技範”十足

2022-06-14由 南方新聞網 發表于 農業

翻耕機器怎麼做

西岸鎮智慧農業“科技範”十足

西岸鎮智慧農業“科技範”十足

無人機掠過低空,均勻地噴灑藥水……在連州市西岸鎮衝口蔬菜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玉米種植基地,無人機機手陳輝河撥動按鈕操縱植保無人機,10分鐘就完成了10畝地的噴灑工作。

與傳統耕種方式不同,這裡的田間有不少科技元素——不提收割機、插秧機,單說自動灌溉設施、氣象監測站、蟲情監測器,已然“科技範”十足。

作為連州“菜籃子和糧倉”,西岸鎮近年依託大型農業專業合作社探索“智慧農業”發展,推動農業科技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努力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的難題。

“透過近幾年探索,西岸鎮的現代農業呈現出示範帶動強、產業規模化等特點,全鎮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0%,實現農業生產效益有提升、效率大提高、助農增收快。”西岸鎮鎮長周少君說。

今後,西岸鎮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建設步伐,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智慧化、經營網路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以智慧化、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由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轉變,推進鄉村振興步伐。

更智慧

農事管理實時監測

在連片千畝的種植基地,自動灌溉設施噴出的水花在陽光作用下不斷產生纖細的彩虹,旋即又消失不見,給這炎熱的天氣平添了幾許色彩。

“這套自動噴灌設施用起來方便省力,分步噴淋,1次20畝地,1個小時就能完成。”西岸鎮河田村黨總支部書記唐分志介紹,有了自動灌溉設施,1個人半天可以完成300畝地的噴灌,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

自動灌溉只是衝口蔬菜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智慧農業應用的一個體現。該合作社種植基地還裝有高畫質攝像頭、氣象監測站、土壤監測站、蟲情監測器等現代化裝置,讓這個小山村裡的農田“科技範”十足。

“基地產出的農作物,從播種、施肥到採摘,全程都在系統監控之下,實現了農產品的可溯源。”合作社理事長陳洪輝介紹,基地以農作物監測資料為基礎,生成農作物溯源,能將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資訊直觀展示給消費者。

基地的氣象監測站、土壤監測站、蟲情監測器則圍繞種植環境情況,對病蟲狀況、空氣溫溼度、光照度、雨量等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以此提供精準農事服務方案,如氣象警告、病蟲害預警等。依據系統提供方案對土壤等環境進行調整,對症施策,高效管理土地,從而保障農作物質量。

“根據不同農作物品種還能調換不同模式,比如現在基地種的是玉米,玉米授花粉時期溫度在30℃左右最為適合,如果溫度過高,系統就會警示採取降溫措施。並且這些監測資料透過手機APP就能實時看到,很方便。”陳洪輝說,根據監測裝置反饋的資訊,能精準對每一種作物、每一塊地採取適宜的農事管理方案,規避天氣、蟲害等風險,有效實現農作物科學種植和管理。

更高效

精準作業提高畝產

立秋前後,正是農忙時節。在衝口蔬菜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河田片區的大片“整合田”裡,農機手駕駛農機將收割完早稻的稻田作翻耕修整,準備晚稻插秧。

在旁邊的玉米種植基地,無人機機手陳輝河撥動按鈕操縱植保無人機進行噴灑工作。“無人機噴藥施肥速度快、效果好,1臺無人機相當於50個人力。”

上半年,該合作社的農產品相比去年有所增產,水稻畝產平均約1000斤,玉米畝產2200斤。除了因為今年天氣適宜生產,無人機的精準施肥也功不可沒。“傳統人工施肥方式不免有人工誤差,一畝田計劃施30斤肥,可能有些地塊施了80斤肥,有些施了10斤。現在用無人機可以均勻地施肥料,用量精準。”陳洪輝說,使用無人機施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因施肥均勻精準,保證了養分供應充足,農作物產量也能得到提升。

陳洪輝介紹,合作社有7臺無人機,除了自用外,還為其他農戶提供噴藥施肥的農事服務,服務範圍也不僅限於連州,已漸漸擴散到整個三連一陽地區,農事服務面積超過2萬畝,幫助周邊農戶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種植效益。

在西岸鎮,像這樣用無人機為周邊農戶提供農事服務的,還有位於七村黃花坪村的華創種養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於2018年成立無人機飛防植保隊,發展至今已經擁有9臺無人機。目前,西岸鎮用於植保服務的無人機共有23臺。

“西岸鎮今後將以衝口蔬菜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試點,安裝農眼智慧監測管理系統,探索數字化、科學化管理種植,提升農產品種植效益。”西岸鎮副鎮長人選鄧錫潘介紹。

縱 深

發展現代農業

西岸鎮有何妙招?

今年4月9日召開的連州市2021年農業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規模化、效益化,強化現代農業要素保障,全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業產業現代化。

西岸鎮的探索實踐,起到了示範性作用。西岸鎮鎮長周少君介紹,近年來,在河田村建成2000畝連州菜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衝口、東江、石蘭等村委會建成多個現代農業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創造長期就業機會近100個,採摘期創造就業機會近400個。

此外,西岸鎮依託國家農機專業合作示範社西岸鎮衝口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包括犁耙田、播種、育苗、插秧、收割、烘乾等一條龍服務的“西岸模式”農事服務,推動農機共享,全鎮機械化水平達到80%,有效緩解了土地整合後農民最緊缺的生產技術問題。

農業經營模式上,西岸鎮發展“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實行標準化、現代化生產,並開展科技培訓,建設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展示廳、分揀大棚、冷藏保鮮庫、運輸車等形成農產品產銷社會服務系統,助力農民實現增產增收。

作為廣東省數字鄉村試點鎮,西岸鎮緊扣數字化、智慧化農業,探索農民增收致富新途徑。通過沖口合作社的智慧農業示範帶動,引領區域鄉村產業做大做強;搭建西岸鎮數字農業農村大資料應用平臺,建立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資訊服務體系,匯聚起全鎮各細分領域資訊化的建設成果和資源,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高效農業邁進。

“西岸鎮的農業發展,在生產環節已改變了刀耕火種傳統,但在終端仍存在不少短板。”周少君介紹,一方面,銷售渠道還不夠廣、運輸流通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農產品深加工還基本處於空白。“今後西岸鎮將瞄準智慧農業的全產業鏈發力,在做強本地農業企業的同時,力爭引進龍頭企業進駐帶動,致力解決農產品終端的銷售和深加工問題,不斷挖掘農產品價值,提升效益。”

採寫:張曉欣 譚爭

攝影:黃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