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壯麗70年武義農業篇|豐茂穗月 水稻先行

2022-06-14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農業

高杆稻有什麼優點

壯麗70年武義農業篇|豐茂穗月 水稻先行

水稻是中華農耕文明的標誌,從古到今滋養了華夏民族的身體髮膚,中華民族得以一代代繁衍至今。單純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完全可以這樣來比喻:如果中華文明是熊熊大火,那麼水稻所代表的農耕文明就是維持中華文明不滅的薪柴。

1949 年以來,我國水稻畝產經歷兩次飛躍,一是上世紀50年代後期水稻矮稈化,二是70年代中期以後雜交水稻的推廣應用,兩次飛躍均使全國水稻畝產提高了近百斤,武義也是如此。

雜交水稻解決“吃飯問題”

“我出生在解放前,上世紀 “三年困難時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時候,由於先天的營養不良,加之出生後從沒吃飽過飯,在步入青年時代之前的十幾年裡,我基本上處於發育不良的狀態。在我的印象裡,一日三餐能吃上大米,絕對是一種奢望。也許是因為捱餓的記憶太深刻了,所以我從孩提時代起就對水稻種植特別留意。”聽爺爺談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情況,語氣中充滿了感慨,“當時縣裡種植的水稻都是高杆,禾苗高達1米3以上。高杆不耐肥、不抗倒、不抗病、產量低,一般畝產最高300斤,並且生產週期長,每年只能種一季。那時生產隊里人均不到一畝田,除上交國家的公糧外,人均口糧就是200斤稻穀左右,碾成大米約140斤,一年365天,平均每天就是4兩大米的口糧,很多時候靠紅薯等雜糧填飽肚子。上世紀60年代後期,大隊開始推廣矮杆水稻品種,逐漸更替高杆品種。矮桿品種抗寒性較強,耐肥抗倒,生產週期比較短,種一季中稻畝產可達600斤,還可以作雙季稻種植,兩季相加畝產可達800多斤。雖然矮杆明顯比老品種高產,但墨守成規的農民還是不願意接受,有些生產隊仍在種植‘高杆’。為了徹底推廣新品種,當時的公社、大隊領導組織民兵、學生去剷除‘高杆’,強制種植矮杆,我讀完小學就參加過‘剷除高杆’的行動。種植矮杆水稻,雖然使糧食增產了,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是人口激增的年代,翻番的糧食產品與激增的人口數量相抵消,所以人們仍然生活在半飢餓狀態。好在當時我的家庭條件相對別人來說還算優越。記得在讀初、高中時,我每週能帶上3斤大米,加上一些紅薯作一週的口糧,每天早晚能吃上大米飯,中午吃紅薯,但我的多數同學一天只能吃上一餐大米飯。即便是紅薯也不是想吃就有吃的,每次開飯時,總有同學的紅薯被人‘偷走’的事件發生。”

1976年,時任縣農業局副局長的陳漢林參加了在金華召開的雜交晚稻推廣會議,接下了武義試種推廣的任務。於是,縣政府專程從湖南、江西等地引進南優2號等雜交稻種子在縣農科所試種1。199畝,畝產501。9公斤,比常規早稻廣陸矮4號、紅梅早增18。5—40。79%,試驗獲得成功。同年在桐琴果園試種12。05畝,這批雜交晚稻,經過精心培育,也獲得了大豐收,平均畝產達到了402公斤,比當時普遍種植的晚粳良種“紅58”每畝增產91。5公斤,增產達到了29。47%。

雜交稻畝產突破400公斤,這在當時普遍畝產只有三百多斤的年代,引起了全縣轟動,也引起了縣委領導的重視。縣農業局趁熱打鐵,在全縣6個區34個公社推廣開來,建立了示範田。而雜交晚稻也因為其優勢明顯,根系發達、生長旺盛、分櫱率高、穗型大、結實率高等諸多優點,受到了農民的普遍歡迎。為了擴大種植面積,農業部門迅速組織技術力量赴海南繁種制種,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種子。

從1976年開始,武義縣就陸陸續續引進了許多新的雜交水稻種,其中汕優6號、汕優64和汕優63種植面積最大、時間最長。至1983年,全縣種植雜交晚稻13。36萬畝,畝產達436公斤,比早中稻畝產高96公斤,實現晚稻超早稻。

壯麗70年武義農業篇|豐茂穗月 水稻先行

黃烈文前往湖南拜訪袁隆平院士

武義人眼中的“袁隆平”

在農村,許多老一輩的農民不知道縣委書記、縣長叫啥名,卻知道一個叫黃烈文的農業局農技幹部。因為他親民愛民,把自己當成農民的一員。為了培育雜交水稻種子,他與山區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多年的實踐探索,終於成功選配了“汕優64”雜交晚稻,為吃飯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對種子的研究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家裡的事情一點都顧不上。我們的三個孩子,出生時他都不在身邊。”黃烈文的老伴汪又男說起丈夫年輕時的“工作狂”,至今仍有些抱怨。1972年10月,黃烈文的第三個孩子即將降生。預產期是10月4日,但黃烈文10月3日就再也坐不住了,不顧妻子的再三請求,捲起鋪蓋就要下鄉。臨走時撂下一句話:“生孩子可以等,但育種工作不能等。”“她嘴上對我抱怨,但心裡還是支援我工作的。”事隔多年,黃烈文仍覺得對不住妻子。他開玩笑說,那時候大家思想都比較單純,如果是現在,老伴非跟自己離婚不可。

在黃烈文的努力下,他所蹲點聯絡的鄉鎮,水稻產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有的村水稻畝產甚至提高了120多公斤。在那個水稻畝產普遍只有300多公斤的年代,黃烈文成了農民眼中的“香餑餑”。

1981年,在農村長期蹲點過程中,黃烈文發現當地農民普遍種植的“汕優6號”雜交稻開始出現抗病性、種性退化的現象,而且其生育期太長。要想改良這一品種,就必須在“汕優6號”種子母本基礎上,找到與之相配的優良父本。經過對比研究,黃烈文發現湖南的“威優64”種子其父本“測64”可能適合。於是,黃烈文決定赴湖南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求助。

“當時袁隆平的名氣已經很大,全國各地前去參觀取經的人很多。作為縣裡的一個小小農技員,我也很擔心人家會不會搭理我。”黃烈文說,自己未見袁隆平前,就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但同時也做好了第二次、第三次拜訪的準備。

見到袁隆平後,黃烈文將自己改良種子的設想和盤托出。有理有據的分析、可靠翔實的資料讓袁隆平對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農技員一下子刮目相看。“一個縣裡的農技員對良種的選育研究得這麼透,而且對育種工作這麼投入,讓我非常感動。”黃烈文至今還記著袁隆平當時說的話。袁隆平馬上叫助手去尋找“威優64”父本“測64”。但由於所有的種子都被送到了海南基地試種,根本無法找到。袁隆平想起了自己作為樣本密封儲存的兩公斤種子來,他讓助手立刻取出0。25公斤交給黃烈文。拿到種子的黃烈文激動萬分,要知道視種子為生命的袁隆平拿自己的樣本送人還是平生第一次。

有了父本後,黃烈文馬上安排人員赴海南育種,並於1982年育種成功雜交稻“汕優64”。經過連續試種,1990年透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在全國推廣。武義縣也被袁隆平列為湖南之外為數不多的育種基地之一。

為了優質稻種的選育和推廣,黃烈文將自己的辦公地點放在了田間地頭。縣農業局一項統計顯示,35年來,黃烈文在基層連續蹲點10個月以上的共有七個地方。每到一地,黃烈文總是自帶乾糧和鋪蓋,白天泡在田裡,晚上住在農民家中。黃烈文成為武義乃至全國的“種子王”。採訪時,黃烈文說:“我工作的信條很簡單,就是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黃烈文痴迷種子的理由。憑著袁隆平給的半斤種子選配成功了“汕優64”雜交晚稻新組合,成為了浙江省雜交晚稻的當家組合,黃烈文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1990年,“汕優64”雜交晚稻透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在全國推廣。據統計,如今,該品種在全國推廣面積達近2億畝,全國平均畝產增加50公斤,農民增收84億元。

壯麗70年武義農業篇|豐茂穗月 水稻先行

從“吃飽飯”到“吃好飯”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的人們更注重健康,合理膳食。而無公害的有機水稻逐漸被人們所重視,種植戶們也從以前追求高產到如今注重品質。

在坦洪鄉,潘寶忠創立了“龍眼山”有機大米的品牌,如今一共有90畝有機大米和800多畝的無公害大米。“我是農民的兒子,我要讓武義人的碗裡裝自己的糧食,讓更多人吃上地道的米。”潘寶忠說,祖輩、父輩一代代口口相傳的飢寒交迫的經歷,令他深刻認識到,提高糧食產量、維護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武義縣南部山區,稻農們種稻不喜歡用化肥,也基本不用除草劑,而是慣用農家肥和人工拔草。“這不正符合現代人對綠色無汙染食品的追求麼?”這個發現,打開了潘寶忠種植有機大米的思路。如今為了獲得有機認證,潘寶忠對稻田的打理十分用心,工人下田除草都不能穿膠鞋,害怕汙染土壤。精心管理之下,潘寶忠的稻田裡種出的大米品質極佳,在市場上也漸漸有了名氣。

從人工栽種、肩挑背磨,到依託科技和新型農業機械進行規模種植,回憶起水稻種植過程的變化,潘寶忠感慨萬千,“從前種田利潤低,收割時受天氣影響大,單打獨鬥的種植無法種出品質優、經濟效益好的水稻。”創立初期,潘寶忠遇到了很多困難:資金少、機械化程度低、經營理念落後、人手不足、天災造成穀物黴爛……都讓他非常焦心。後來,在縣農業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始進行科學化發展,從插秧到收割,實現了機械化操作。

“和傳統種植模式相比,發展現代農業每畝土地可節約180元左右。”潘寶忠介紹,不僅如此,我們統一將一部分稻穀銷到糧庫,另一部分農產品統一加工銷售,獲取更大利潤。在潘寶忠看來,水稻稻穀質量有了保證,只是完成了第一產業水稻種植的生產部分。“想讓種出來的水稻成功走向更大的市場、提高經濟效益,必須透過第二產業加工銷售來完成。”他說。

“讓想種田的人會種田,讓會種田的人能賺錢。”展望未來,潘寶忠表示,要增加更多的農機,尤其是烘乾機,儘量不讓糧食由於天氣的原因而黴爛。“我們將利用農機與農藝結合,生產出更多優質安全的稻米。讓中國人的碗裡盛滿中國人自己種的糧食,並且是優質安全的糧食。”

從“吃飽飯”到“吃好飯”的轉變,體現出潘寶忠在內的水稻種植大戶不捨的追求。

壯麗70年武義農業篇|豐茂穗月 水稻先行

國家科技進步獎獎章

工廠化育秧

調優稻種成為主旋律

2019年3月,在履坦工廠化育秧基地大棚裡,只見一臺全自動播種機上,疊盤機正在有序運轉,10多位工人正忙碌著,遞送盤子、加育秧基質、加谷種、搬運秧盤,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裝基質、灑谷種、覆表土、澆潤水,一會兒的功夫,一張張秧盤就做好了。隨後,工人們用銜接式秧盤輸送帶,將秧盤直接輸送到田頭。 “機械育秧要注意幾個環節,播種要均勻、蓋土要到位、水要澆透……”基地負責人一遍遍地和工人們強調著。

來自縣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站的孫雄彪告訴記者,有了水稻播種流水線和田間銜接式輸送帶,減少了人工使用量,大大提高了育秧進度。此外,自2018年開始武義縣啟用了溫控式疊盤暗出苗方式,秧盤做好之後被直接送進了暗房,48個小時可以出苗,大大提高出苗率,提高秧苗素質。

據瞭解,早在2013年武義縣就制定出臺了全縣統一育供秧實施方案。透過政府補貼方式,減少農戶育秧成本,提高農戶統一育供秧積極性。武義縣也是全省較早實現全域統一育供秧的縣市,無論是普及率還是育秧技術都排在全省前列。而這種節本增效的做法也得到了廣大種糧大戶的好評。

武義縣從2006年起在桃溪鎮開始對工廠化育秧技術及相關裝置研製的探索,2007年由縣農業局下屬糧油、農機、種子、農業綜合開發等4個單位合夥發起建立王宅鎮仁村首個萬畝工廠化育秧基地,每個單位都派駐有豐富生產管理經驗和較強科研推廣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工廠化育秧工作,做到農機農藝緊密結合,著力解決工廠化育秧技術瓶頸。透過兩年的試點和摸索,工廠化育秧技術實現突破,相關技術趨於成熟。透過引導與推廣,基層農技化育秧發展實踐推廣組織、工商資本、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身工廠化育秧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武義縣工廠化育秧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2008年桃溪鎮農業綜合服站出資建立了項灣育秧中心、2009年由企業主劉淑昌投資建立了履坦鎮履一育秧中心、2010年由躍平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投資建立了泉溪鎮鞏宅育秧中心、2011年由廣豐糧食專業合作社投資建立了桐琴鎮楊排育秧中心,到目前5個育秧中心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基本能滿足全縣的單次機插供秧需求。

水稻育秧改變了傳統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實現了傳統生產方式逐步向現代生產模式的轉變,農民擺脫土地和農事的束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同時,育秧基地為農戶提供秧苗,開展機插服務,可以保證種子安全,降低育秧、插秧等生產過程風險,實現生產風險的轉化,加快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的推廣,促進糧食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現在每年的工廠化育秧的稻種都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適合武義縣的自然條件。”孫雄彪告訴記者,“2007年剛開始武義縣有3200畝育秧,選用的是兩優0293,2009年到2013年選用的是甬優12、15、17,2014至2015年用的是甬優538,2016年有所改變,主要種植春優84,2017年主要品種是春優84和華浙優1,2019年我們引進了嘉豐優2號、華浙優71等品種。”

(部分圖片由張建成、武義縣農業農村局提供)